提起2018年的贵州高考,那可真是个让人刻骨铭心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样,那时的心跳声还回荡在耳边?那时候,咱们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每天忙得团团转,连发型都顾不上打理,一头扎进书海,那份专注,简直能点燃图书馆的灯泡!
我选择了文科,心中的圣地是贵州大学,你呢?选的是理科还是文科?你瞄准的是哪所高校?那一年,我们的梦想与期待交织在一起,如同五彩斑斓的画卷。
记得分数线揭晓的那个紧张时刻,我就像守着宝藏的猎人,眼睛眨都不敢眨,生怕错过任何一丝信息。2018年,贵州的一本线文科是509分,理科520分,二本线文科423分,理科435分。你考了多少分,是不是心里那个数字让你松了一口气?
而我,拼尽全力,考了530分,刚好超出了一点点,那一刻,我知道,贵州大学的大门正在向我敞开。那份喜悦,就像夏天的第一口冰镇西瓜,清甜又解渴,至今回味无穷!还记得当时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激动得差点哭了,感觉所有的努力都没白费。
现在想想,当年真的蛮拼的。从高二开始,我就报了补习班,周末和寒暑假都在学习,每天都学习到深夜,简直是学霸附体!
不过,光靠死记硬背肯定是不够的。我当时还有一些独门秘籍,比如:
1. 刷题!刷题!刷题!
这句话听起来好像很老套,但是真的超级有用!尤其是那些真题,一定要反复刷!很多考题都是从历年的真题里改编过来的,你刷得多了,自然就熟悉了考试的套路。
2. 做错题笔记!
做错的题目一定要认真分析,弄清楚错在哪里,为什么错,然后把错题和解析记录到错题本上,方便以后反复翻看。这个方法真的超级管用,我当时就是靠着错题本,把很多知识点都巩固了。
3. 总结归纳!
每个科目都有自己的知识框架,你需要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归纳,把分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记忆和理解。
4. 适当放松!
学习固然重要,但是也要注意劳逸结合,适当放松。我当时经常会去打篮球,或者看电影,让自己放松一下,这说到放松,我还记得那时候我们班上有个学霸,他每天都会坚持跑步半小时,他说这样能帮助他清空脑袋,提高学习效率。你们有没有试过类似的放松方式呢?运动、听音乐,还是散步?
回到正题,查分数那会儿,我记得大家都是紧张又期待的。有的人选择手机短信查询,有的人则是通过教育考试院的网站,还有的是用热线,各种方式都试了个遍,就怕出什么岔子。那时候,网络一卡,心跳都能加速几拍,是不是?
话说回来,查分的那一刻,真的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啊。有的人分数超过预期,兴奋得跳了起来;有的人则失落,甚至有些沮丧。但我想说,无论结果如何,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终点,而不是人生的全部。毕竟,生活不是只有高考这一条路,对吧?
我还记得,当时有个同学,他的分数只够上二本线,但他并没有因此气馁。相反,他选择了复读,第二年他考上了心仪的大学,而且成绩远超一本线。这告诉我们,失败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有决心和毅力。
说到复读,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这条路。复读意味着你要再次承受一年的压力,而且不保证一定能有更好的结果。所以在决定是否复读时,一定要慎重考虑,权衡利弊。
除了分数线,志愿填报也是个大工程。选学校、挑专业,要考虑兴趣、就业前景,还要看地理位置,简直让人头大。我当时就是先确定了想去的城市,再根据自己的分数和兴趣来挑选学校和专业。你们呢,是怎样的策略?
志愿填报后,就是等待录取通知的日子了。那时候,每天查邮件、看短信,那种期待和焦虑,就像在坐过山车。直到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心里的石头才算是落地了。
回首那段时光,虽然辛苦,但也是人生中一段宝贵的经历。它了我坚持、自律,也让我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毕竟,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身边还有老师、家人和朋友的支持。
现在,如果你正在备战高考,我想对你说,别给自己太大压力,相信自己,做好每一天的复习。同时,也要照顾好自己的身心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记住,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无论结果如何,你都有无数可能的未来等待着你去探索。
我想问一句,你们在准备高考时,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或者难忘的故事呢?不妨分享出来,让我们一起回味那段充满挑战与希望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