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考 恢复高考第一年,徐州地区1850人荣获金奖!

恢复高考第一年,徐州地区1850人荣获金奖!

图片故事:1977年10月,暂停11年的全国高考恢复。当时,徐州学生有多少高考成功呢?

铜山中学的张晓明根据父亲张孟涛(当时徐州高考招生工作参与者)撰写的回忆录,讲述了47年前徐州高考的故事。

从1966年到1976年,高考暂停了11年。在此期间,只有少数表现突出的年轻人有机会被推荐进入大学。 1977年10月中旬,恢复高考的消息让万千年轻人兴奋不已。

恢复高考第一年,徐州地区1850人荣获金奖!

我的父亲张孟涛曾在通山县文化教育局工作。为此,他被借调到徐州地区教育局,参与1977年徐州地区高考的准备和后勤保障工作。

20世纪70年代的张梦涛

当时,江苏省的行政区划中,徐州市和徐州区是不同的。徐州市是徐州区的行政所在地。徐州市为省辖市,辖云龙区、延安区(即鼓楼区)、贾王区、矿区,郊区办事处不辖县。徐州地区所辖的铜山、奉贤、沛县、郫县、遂宁、新沂、东海、赣榆8县与徐州市无隶属关系。

恢复高考第一年,徐州地区1850人荣获金奖!

1977年10月底,经过多日准备,徐州地区恢复高考后第一次招生工作会议在徐州地区二宾馆召开。 1977年高考招生包括普通中等学校招生,各省自行确定。江苏省确定1977年高考分初试和统考两部分进行。

全区招生工作会议召开后,徐州地区及八县相继成立高校招生委员会和招生办公室。

1977年11月初,徐州地区开展高考宣传,各县设立的高考报名点红旗飘扬,热火朝天,标语是“一颗红心,两种准备,跟着祖国的选择!” “促进大学扩招是全国人民的希望!”促销标语随处可见。绝大多数知青渴望通过高考改变命运,报考热情高涨。

江苏初试科目为政治文学(政治、语文)和数学,由各地区(市)自行设定。各县负责组织考试和评分工作。初试日期定为11月28日至29日,对于考生来说,初试仅有不到1个月的审核时间。

当时,徐州地区各县中学正在为本校毕业生和社会青少年进行复习备考。每个辅导班都挤满了准备考试的审稿人。父亲生前回忆说:“那是一个感人的场景,年龄差距大是1977年高考学生的一个显着特征,知识改变命运,这一点在当时表现得尤为明显。”

由于初审由区自行组织开展,徐州区管办、区教育局高度重视,边开会边安排相关准备工作。 1977年,所有物资均按计划分配。打印试卷的纸张是从连云港调来的。位于青年路公园巷的国营徐州新华印刷厂是徐州规模最大、设备最好、保密条件最好的印刷单位。高考初试卷由徐州新华印刷厂印制。

11月28日至29日,徐州高考初试在8个县如期举行。初审结束后,徐州地区高校招生办公室向8个县招生办公室下发初试评分标准,各县组织教师按照要求评分并记录成绩。由于复习时间短、文化课基础薄弱,大部分考生在第一次考试中表现不佳。有的地方四五百人参加初试,初试后只有十几人能参加统一高考。

1977年,江苏统一高考以省试为主,分为文理两类。文科考试科目为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理科考试科目是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直到12月中旬,我省才正式下发关于参加省统考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江苏省1977年统考将于12月23日至25日举行。

父亲生前回忆,1977年高考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在冬季举行的高考。恢复高考第一年的竞争空前激烈。

根据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的要求,1977年高考评分工作按地区(市)进行,各地区(市)教育局、高校招生办负责组织等级。

1977年12月底,高考即将结束,徐州区教育局指派我父亲负责高考阅卷的后勤保障工作。标记位置的选择至关重要。位于主干道上的宏达宾馆是当时徐州(简称一兆)第一宾馆。考虑到一照地理位置较为私密、安静,且靠近徐州火车站,方便辖区各县的批改老师往返。综上所述,徐州高考阅卷地点已经一举确定。

20世纪70年代,一兆主要从事接待贵宾。当时,“一招”是徐州人观念中的“最高标准”的礼节。但一招餐饮部人手太少,处理大批量团体的能力不足。针对这种情况,父亲从通山县几所学校点名了10名厨艺较高的厨师。帮助工作一举两得。

1977年12月26日,高考后的第一天,徐州地区教育局、高校招生办公室抽调全区八个县部分高中和郫县云和师范学院的177名教师来到宜昭集中营。考试。其中,教师数量最多的是铜山县,有24名教师。

为了保证良好的后勤保障,父亲与徐州肉类厂沟通协调,保证肉类、食用油(猪油)的供应;他还联系东河村徐州地区农科所,将大豆调往徐州团结豆腐店,保证豆制品供应。他们还从连云港采购了海鱼,同时与青年路国有青年市场建立了联系,保证了蔬菜供应。阅卷老师提供的食物基本上保证了每餐的菜品都不相同。

时值隆冬,徐州天气寒冷。条件简陋,两栋白色小楼没有任何取暖设施。由于是高考考场,所以不能用炉灶取暖。不过,阅卷老师们的工作热情很高,表示再苦再累,也要保质保量地完成阅卷任务。他们每天的工作进度由评分组长确定并张贴在墙上。他们还得晚上加班。劳动强度高,工作压力很大。

1977年,徐州高考阅卷的教师和所有工作、服务人员,没有领取任何阅卷津贴和工作津贴。阅卷老师能享受到的只是单位报销的往返旅费。在177名阅卷老师和众多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近8天紧张、有序、艰苦的工作,徐州高考阅卷和统一评分工作顺利完成。

统一评分工作完成后,按照国家和全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意见的要求,徐州地区普通高校招生委员会根据考生成绩划定体检、政考线,提出考生名单参加政治考试和体检。

20世纪80年代退休后的张梦涛

徐州地区高校招生委员会根据全区八县考生政审、考试、体检情况,统计全区初选名单,汇总全部材料报省高校招生委员会。各省及各招生机构最终确定招生名单。

1977年高考招生程序直到1978年2月底才结束。招生结束后,国家临时决定扩大招生,一些院校开始招收走读生。徐州师范学院也招收了徐州地区的走读生。父亲生前曾说过,1977年的高考,很多考生凭借多年的经验和毅力脱颖而出。经过仅仅一个多月的准备,他们终于成为了“幸运儿”。

20世纪70年代,徐州是江苏省教育落后地区。 1977年的高校招生过程中,徐州地区共有1850名考生成为“幸运儿”。档案数据显示,当年考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科)950人,考入中专900人。

2012年,张梦涛(右)与1977年徐州地区高考语文学科评审组组长徐新民合影

1977年恢复高考是一段值得珍惜的历史。 1977年高考的记忆深深地刻在父亲的心里。作为我国恢复高考的见证者,他感到非常荣幸。

一审:吴果

用户评论


厉害了!徐州地区高考金奖1850人,真是人才济济!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恢复高考第一年就取得如此成绩,真是令人振奋,预示着未来教育的蓬勃发展!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徐州地区高考金奖1850人,这可是历史性的一刻,为徐州教育点赞!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年份,徐州地区高考金奖人数真是太惊人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恢复高考第一年,徐州地区1850人荣获金奖,这真是教育的春天啊!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到徐州地区这么多人获得金奖,真是让人感动!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考金奖1850人,徐州教育真是越来越强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为徐州地区的学子们喝彩!希望他们未来再接再厉,取得更大的成就!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恢复高考第一年,徐州地区1850人荣获金奖,真是喜事连连!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徐州地区的教育能继续保持这种势头,培养更多的人才!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徐州地区高考金奖人数之多,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恢复高考第一年,徐州地区1850人荣获金奖,真是可喜可贺!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徐州地区的高考成绩真是太棒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恢复高考第一年,徐州地区1850人荣获金奖,真是一个美好的开始!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为徐州地区的学子们加油!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徐州地区高考金奖1850人,真是为徐州争光!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徐州地区能够继续保持这种良好的教育氛围!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恢复高考第一年,徐州地区1850人荣获金奖,真是让人感到欣慰!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徐州地区高考金奖1850人,真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徐州地区教育的未来一片光明!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