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高考,朋友圈消息明显少了很多。也有网友说,无论上什么样的大学毕业后,还不是去打螺丝送外卖开滴滴之类。
这句话听起来非常的刺耳,只能说明人们对待高考的思想认识提高了,而不是说上大学无用。我饭后陪孩子在楼下蹓跶,社区的人闲聊高考没有了往年的热度,除了有孩子在高考的家长陪考外,大多数人觉得如今的高考,再也不是能解决铁饭碗的高考,甚至于所学专业迟早会荒废。
但是,我觉得参加高考能考上大学还是有用的,至少自己在大学里能增长见识,认真学习夯实基础对自己今后奋斗会少走弯路。
也有的人在叹息,大学毕业后没有合适的工作,十二年的花费至少有10万左右。如果参加课外辅导,读到高中至少也得20万。其实,不能这么去算,也不能说高考没有意义,我觉得主要是自己的孩子问题而不是高考的形式问题。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机会读大学的孩子就多了一个大学同学群,好好珍惜同学之间的友情,这是潜在人脉。再说从上大学第一天起,孩子在新的环境下将有新认识的朋友,无论将来如何也增长了自己的见识。
只有走出去才知天下大小,只有走出去方知天外有天,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还比一山高。高科技时代,祖国需要孩子们夯实基础,将来成为有用的人才,为国家建设做出更多贡献。尤其是高科技人才,读大学是必经之路。
再说踏入社会,从个人来说高学历就是未来入职的敲门砖,就像你会开车但没有驾驶证一样寸步难行。有的人认识到这一点还在参加成人高考,为什么?当今时代不再是农耕时代,有力气肯干活就能挣钱,始终停留在“勤劳致富”的旧思想中。没有学历和没有现代技能,那么自己只能停留在干最原始的体力活,甚至会失业。
因为现在很多机器人也能替代人工,如果你说我要求不高上工地搬砖或干泥瓦匠电工焊工之类的活。那么我告诉你,各行各业都要持证上岗,泥瓦工、电工等都需要考上岗从业证,你没有文化就会被淘汰出局。学历已成为衡量一个人能力和知识水平的重要指标,尽管学历的高低并不完全决定一个人的职业道路。
最重要的是,对于学历较低的人来说,考研和考公往往成为他们提升社会地位、改善生活条件的首选。这背后反映出的,是对稳定职业和相对高收入的渴望,以及对社会竞争的焦虑和恐惧。
在学历不高的背景下,他们更容易感到自己的能力和竞争力不足,因此更倾向于选择那些看似稳定、风险较小的职业道路,但是没有经过大学的学习必定会被有学历的人把你淘汰。
简单例子,我小区六楼搞装修,路边零工队来看了货,说材料上楼人工费每百斤收费2元钱一层,就是说一楼是2元,二楼是4元每百斤。房东当时就回绝了说另找专业装修公司,后来装修公司用小吊机上材料,每百斤材料上楼费每层只收5角钱,公司承诺工程保质量期五年。在当今时代,没有文化技术就没有了竞争力,现实就是这样子。
高考热度下降,也是好事。平时成绩好高考没考好也大有人在,但这个不是事,其实,社会上也是最好的大学,踏入社会后自学也能成才。
总之,有上进心有责任心的年轻人无论高考成绩结果如何,只要你肯学习肯钻研都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俗话说的好:路有千万条通北京。鲁迅先生在《故乡》中有句话,送给所有参加高考的孩子们:“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