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单位的小助手是一个海外留学回来不久的阳光大男孩,前两天发了一篇文章,聊到自己对高考的看法,摘录部分如下:
“1、本人高考考得稀碎,以至于我爸现在每年都要“嘲讽我”“打击我”。说实话,头几年听着我爸的奚落,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愤然反击:“你怎么没有马云、王健林挣得多?我拿你和比尔盖茨、马斯克比较过么?”但这几年随着心智的不断成熟,慢慢了解到一个事实,学生时代的问题,自己实际上是占了主要责任,如果当时有现在的意识,拼了命也要往前冲!但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
2、对于高考的感受:目前的我对于高考的最大感受就是怀恋!高考前的生活,除了学习,没有任何压力,只要你认真学习,爹妈恨不得把一切都给你(我爹妈就是这样)。而进入社会后,压力一下陡然而生;领导的压力、客户的压力、业绩的压力;尤其作为市场岗的我,压力更加直观的分摊到每月,每周,每天的工作中。相比之下,学习的压力真是一种幸福。”
学爸一直认为“学习是人生最大的捷径、高考和战争是世间仅有的公平。”
现在的孩子赶上了好时代,只要自己有意愿学习,多数的父母会竭尽所能地提供条件,只要愿意学习,总有大门向孩子们敞开。对于孩子来说,学习是一生中唯一的、拥有一切所需资源和条件,去做一件事的机会,也是世间少有的公平竞争的机会。
当离开校园之后,不论做任何事都将面对资源和条件受限的状况,而且必须在这种状况下做出成绩,否则就会失去机会甚至付出代价。再也没有人像父母一样提供一切资源,不求回报地只是为了让你做一件对自己有利的事。
学业的竞争是世间罕有公平竞争,机会均等、规则统一、范围明确,所有孩子都有机会参与,只要达到条件,就能得到相应的结果,不论出身、不论财富、不需要拼爹。而一旦进入成人世界之后,不会再有明确的范围、统一的规则,很多的机会甚至普通人连知道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参与其中。如果对这样的公平竞争还觉得‘苦’、‘累’或是‘难’的话,那将来面对无所不用其极的社会竞争时,又将如何面对。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如果没有公平的考试制度,将如何与‘官二代’、‘富二代’竞争?
小子初中时,有一次和老爸聊过‘公平’的话题。老爸说:“在老爸的认知中,人生下来外貌、体质、智力水平、家庭环境等都不一样,天生就不‘公平’。绝对的公平应该只有一个——有生就有死、死亡面前人人平等。除此之外,还有两件事接近绝对的公平,一个是战争、一个是中国的高考。”
“为什么呀?”小子很好奇。
“只有在这两个赛道,才可能完全凭自身实力收获果实或承担代价。高考获得高分你就可以挑选学校、低分就只能等着学校挑你,战场上的错误将直接导致‘game over’,不会因为你钱多、官大或是人脉广,分数线就比别人低,或者子弹就避开你。也只有在这两个赛道,个人的行为几乎完全决定最终结果,接近绝对的公平。除此之外,所谓的‘公平’基本都存在各种例外、各种潜规则,个人的实力只能起到一小部分作用,最多只算是相对公平。”
“逻辑成立,我赞同。”逻辑比观点重要,这一点小子早已和老爸达成共识。
现实生活中,抱怨中、高考制度的,大多是权贵阶层,因为公平的考试制度堵死了他们‘走捷径’的缝隙。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还是多多感谢中、高考制度吧,它们至少给了孩子们公平竞争的机会,如果没有这样的考试制度,普通家庭的孩子仅仅凭借自身努力就能获得更好发展的机会将更加渺茫。
可以说,高考是实现阶层迁跃最简单的途径,不论父母是工人、农民或是其他职业,孩子通过自己的实力都有机会进入名校,一旦进入名校,只要孩子不过于懈怠,那么当他们离开校园进入社会时的起点就已经远高于普通院校毕业的孩子。这几年社会整体就业形势不好,毕业生找工作难,但前提是什么学校的毕业生就业难?有谁听说985院校的毕业生就业难吗?
作为父母的成人都知道,在职场中每进一步的难度有多大,竭尽全力的付出只是前行的必要条件之一,要想前进一步,机缘、人脉、能力、业绩缺一不可,更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潜在因素随时可能产生决定性影响。身边一个老友的感叹,让老爸深有感触,“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每天谨小慎微、全力以赴,才好不容易从县城混到了省城,一看自己,已经两鬓斑白。如果当年上学的时候,稍微懂点事,多一点点努力,高考多十几分、上一个还行的大学,毕业就能直接留在省城。可惜,当年不明白道理呀,以为学习辛苦,一念之差就是二十多年呀。成人以后才明白,不好好学习,以后的人生才更辛苦。”
绝大多数的父母都期望孩子有好的未来,在当前的环境之下,帮助孩子把握人生中难得的公平考试的机会,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