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考 关于高考,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于高考,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高考,似乎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自毕业后,也很少关注这项国家选才的重大事件。

但随着网络信息化、孩童长大和招聘选才的缘故,重新关注起高考事件,同时,也让我对高考多了一些思考与审视。

人们对高考的重视、对“状元”的追捧,至少印证着读书学习在大众的心里还是占据着主流思想的,社会的核心价值导向未被扭曲。

如此看来,教育内卷也并不全是弊端,至少证明了人们对教育重要性的认可,对知识的渴求,对孩子培养方向的一种选择。

自古流传下来的选才制度,想必一定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即便有缺陷。

01

读书学习的价值导向

每有空闲时,都会刷刷抖音、看看新闻,当看到高考高分的视频或新闻映入眼帘之时,不免心中喜悦;当看到父母因子女考入名校而自豪时,不免心生欣慰。

每个时代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问题,或战乱、或贫穷、或动荡、或利益至上、或价值扭曲、或文化冲突,即便如此,但每个时代每个民族必然会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俗称“主心骨”。

在如今“网红”遍地的时代,在当今“金钱至上”的年代,似乎世间所有有形或无形的东西,都被论斤称两的去衡量其价值,以期便于交换利益。

不知从何时起,孩子们的梦想从曾经的当老师、当医生、当飞行员,变成了当“网红”,问其原因,说是“网红”能赚很多钱,这样的回答不免让人唏嘘,更是时代的悲哀。

记得小时候的我们引以为傲的追星对象是民族英雄、体育健将,而在如今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追星五花八门、参差不齐。

但高考的存在时刻警醒着我们:读书学习才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正道!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读书学习都是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是任何时代的主流价值导向。

虽然我们早已消除“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偏见,也无需如周总理那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情壮志,但毫无疑问,崇尚读书学习才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正确的价值取向。

02

教育内卷

内卷”,我想是我们这个时代才有的名词吧?细细想来,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处处内卷:教育内卷、消费内卷、工作内卷………

这就是竞争压力大的原因之一吧?谁都不甘落后,谁都想拼命往上爬,谁都想成为“人上人”;如此一来,就造成了如今这般局面:内卷不断。

其中,“教育内卷”是公认的最严重的内卷之一,这点我深有感触,不管是自家娃还是招聘选才,都能深刻地感受到教育内卷的严重性。

与同龄家庭相比,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学习算是“半散养、半躺平”了,直到现在,只报名了画画和幼小衔接课程。

但听说,有些家长已将孩子的周六日全都排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学习全方位辅导;这让我有时不免也会陷入教育焦虑。

工作中的招聘选才也是如此,记得自己刚毕业那会儿做人事,前来应聘的候选人以大专居多,而后本科开始普及,现在已经到了硕士一抓一大把的程度了,可想而知,教育内卷有多严重!

最让人焦虑的是,即便如此,仍然有许多优秀的毕业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因为对于用人单位而言,会择优录用。

“教育内卷”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问题,但从侧面也反映出了国人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知识和综合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03

知识能改变命运吗?

“知识能改变命运吗?”对于这一问题的答案,我想很多人早已心知肚明:知识不一定能改变命运!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不会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之说,就不会有“时也,命也,运也,非吾之所能也”之说,就不会出现那么多郁郁不得志的有才之人。

渐渐地我们都明白,影响命运的因素有很多,而知识和才能只是其中之一,运气、家庭背景、权势、社会地位、基因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我们不能忽视除知识之外这些变性因素的存在,尤其在当今这个时代背景下。

就像盛田昭夫所言“你凭什么以为你十年寒窗,抵得过我三代从商”,想想也是如此,说得很有道理。

但即便如此,我还是想说“对于大部分的普通人来说,知识虽然不能够改变命运,但至少能够让我们有希望的活着”。

所谓的“知识”并不是狭隘地指书本中的知识,而是泛指所学皆为知识;我们也应秉承“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和理念。

高考是迄今为止最为公平的一种竞争方式,不管未来命运如何,要对得起当时的自己,给人生的这个阶段一个交代。

一程有一程的使命,一程有一程的风景;高考不是终点,而是人生的起点;时光荏苒,未来可期;愿以梦为马,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