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80后和70后而言,高考即命运,不论是年轻时稀里糊涂的考上, 还是有着明确的目标付出坚实的努力考上,只要中举,人的命运就已经改变。
像很多小镇做题家一样,如果没有高考这个平台,黄冈地区的很多所谓“才子”,只能在那块不那么肥沃的土地仰望星空,一辈子与江河厮守。
一次考试决定一生命运,也残酷,也幸运,也公平,也不公。
就像现在,真实的就业数据你看不到,但是从每年一千多万毕业生的已经失去人性的内卷来看,从某种意义上讲,高考决定命运的时代已经彻底过去了。
如此寒窗苦读,眼睛近视,身体羸弱,学到知识后大概率出来被淘汰,工作后所能收获的越来越少,当副作用越过了那个阈值时,有那么一代人,其实就成为了“受害者”。
比如如今的文科生,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淘汰,不管社会上的“专家”如何强调其重要意义,但它换不来工作和养家糊口。
它就是要面对更大的竞争,更少的就业岗位。而制定政策的那些人,他要考虑的,并不是这些。
所以,教育从来筛选的是家长,而不是学生。
其实不论在世界任何地方,我们现在应该做的,反而是回归教育的本源,不是从教育的技能,而是从教育的本质,去培养孩子的性格、习惯、终身学习的能力、创新力。
去培养这些伴随孩子一生的品质。
不是要完全“尊重孩子的意见”,不是躺平,不是完全不在意成绩,不是完全不要学历,那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只要具备一定的教育背景即可,一所普通211和顶尖985的差距,未来在孩子一生的职业中所产生的的实际收益会越来越小。
如果您的孩子高考毕业以后,身心健康,人格完善,您的家庭教育就已经打败全国80%的家庭了。
各地高考成绩也陆陆续续出来了,有考得好和考的不如意的,希望家长们理性看待分数,大学只是一块跳板,跳的高低取决于孩子脚下的力气。
最后,祝学子们取得心怡的分数,步入理想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