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考研 正常智商高考一般考多少 几年级能看出孩子智商

正常智商高考一般考多少 几年级能看出孩子智商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正常智商高考一般考多少 几年级能看出孩子智商,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在今年,不少的奇迹一个接着一个显现出来,令人目不暇接。

高考状元为啥能够考700多分?不仅仅是智商问题,更在于这些因素

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高考,满分都是750分,如果能够考到700分以上,那么真的就非常不简单了,也就相当于错误率在6.7%以内才行。

并且大家要知道的是,在高考中,有些分数是几乎百分百要丢的,比如语文,高考语文的主观性就很强,所以在对一些主观题进行评分的时候,改卷老师往往无法给出满分。

毕竟在文学界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

所以,根据经验来看,高考语文的临界分数就是143分,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考生最多只能够考出143分的成绩,当然,特别优秀的除外。

而这个因素,也就再次对考生的错误率产生了影响,考生能够错的题就更少了。所以,考上700分的人,全国范围内也真没有多少。

而那些考出700+的状元,更是令很多网友羡慕,纷纷表示这些孩子的智商高,基因好。

确实,高考状元的智商都不低,但是要知道,他们之所以能够当上状元,并不只是因为智商高,还包括一些个人的特殊因素。

四川省高考状元戴思宇

2024年的第一个被网友曝出的高考状元,就是四川省的戴思宇,她在本次高考中取得了715分的好成绩,真的非常振奋人心。

要知道,高考715分也就意味着在本次高考中,戴思宇只丢了35分,这样的成绩不得不令人佩服。

并且,戴思宇令人惊讶的还不止总分,她在本次的高考中还获得了两个满分,分别是数学和物理。

要知道,获得单科满分的难度已经是非常大的了,更何况拿了两个科目的满分,真的令人瞠目结舌,不得不说她的自身实力真的是太强了。

除了数学和物理,她的外语成绩也是达到了惊人的144分,要知道,外语和语文这种语言类的科目,想要拿高分都是很难的,曾经有老师分析过,外语科目能够拿到143分已经是高考的一个坎了,而戴思宇可以拿到144分,真的是非常不简单。

其他科目中,化学和生物表现都很好,分别是96分以及88.5分,令很多人感到惋惜的是,戴思宇的语文科目只考了126分。

虽说这样的成绩在高考中已经非常不错了,但是和数学的满分、物理的满分、外语的144分相比起来,语文确实失分有点多。

但即便如此,她还考出了715分的超高分,如果她的语文再考出高分,那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六边形战士”了。

那么,为什么戴思宇的数学、物理等理科项目这么强悍呢?

①超强的时间规划能力

一个优秀的学生,必定会拥有极强的时间规划能力,正是因为学霸们能够有效地利用每一分每一秒,才会让学习变得更加高效。

而戴思宇的时间规划能力就是很强的,她能够高效地使用自己的每一分钟时间,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时间。

其实,她的时间规划能力强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时间规划能力其实和数学思维等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培养孩子的时间规划能力,不仅能够孩子的学习更加高效,还可以间接地强化孩子的数学思维,从而双重提升孩子的学习效果。

②生活与学习的完美融合

戴思宇在学校的时候,曾经多次被邀请为同学们分享个人生活、学习经验,为什么这么做呢?

其实学校是想要学生们学习戴思宇那种将生活与学习完美融合的状态,这样能够让学生们达到生活学习两不误、良好协调生活与学习关系的目的。

其实,说白了就是戴思宇懂得劳逸结合,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玩的时候玩,该休息的时候休息。

很多时候,“头悬梁锥刺股”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只有让自己在学习的时候永远处于最佳状态,才能够真正地提高学习效率。

并且产生学习积极性,不会因为学习太苦,而开始讨厌学习。

③明确的目标和坚韧的毅力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做事,如果一个人没有了目标,那么他就没有了继续下去的动力,也不会有阶段性的成绩。

而戴思宇不仅在学习上有着清晰的目标,还有为达到目标不懈努力的毅力,她将自己的大目标进行分化,变成很多个递进式的小目标,然后针对每个小目标作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从而一步步地完成所有的目标,最终实现自己的终极目标。

所以,要想像戴思宇一般在高考中获得理想的分数,就需要建立明确的目标以及拥有坚韧的毅力,只有坚持不懈、初心依旧,才能够真正地达成自己的目标。

湖北高考状元张煜东

今年湖北有个学校很出名,那就是武汉三中,而武汉三中的出名其实源自于这个学校的三七班,也就是钱学森班,这个班级因为全员高考600+而被全国人民所关注。

而湖北的高考状元张煜东,就是出自这个班级。他在本次高考中,取得了708分的好成绩,他的成绩大体上和戴思宇的成绩差不多,只不过数学没考满分,而语文要比戴思宇好很多,考了138分。

张煜东对于自己成为高考状元这件事,其实是有点“一时间没有接受”的。

因为在平时在学校的表现其实比较一般,虽说学习不差,但整个高中阶段也只有一次进过年级前十,其他时候根本没有染指过前十名。

并且,他平时的成绩也一直是保持在670分左右,根本没有上700分的时候。

所以,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张煜东才表示自己的成功就是“靠运气”,自己受到“神秘力量”的帮助,才考出了这个连自己都难以置信的分数。

但是,事实真是这样吗?很显然,不是的。任何一个学霸,都不是靠运气成为状元的。

那么,张煜东是因为什么变成高考状元的呢?

①踏实、自信、心态好

三七班老师在接受采访的时候,给张煜东的评价就是勤奋踏实,善于反思总结。而张煜东的家长也表示,孩子在家也非常地“规矩”,比如自己的东西归置得很好,对待学习也是非常地认真。总之,在老师和家长的眼中,张煜东就是一个典型的好学生,踏实好学,充满自信。

另外,张煜东的心态也是真的好,在他参加高考的时候,别的人都是紧张兮兮的,但是张煜东却是非常地镇静,似乎高考就是普通的一次测验一般。

而张煜东表示自己在考试的时候“如有神助”,其实正是他对自身知识基础自信的一种表现,能够让他肆无忌惮地运用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

事实证明,他的踏实、自信和心态,给他的学习带来了很好的效果。

②父母与老师的陪伴

武汉三中的三七班因为“全员600+”而火起来的时候,班主任接受了采访,而在分享自己教学技巧的时候,老师就表示自己比较注重“陪伴”。

无独有偶,张煜东的爸爸因为张煜东是高考状元而接受采访的时候,也说出自己和孩子妈妈经常会陪伴孩子,陪伴他阅读,陪伴他学习、陪伴他养成好的习惯、陪伴他劳逸结合、陪伴他看电影等等。

所以,张煜东的优秀,和老师与家长的陪伴是很有关系的。家长在陪伴孩子的时候,是能够引导孩子进行习惯养成的。

比如自主阅读这件事,其实就是从亲子阅读逐渐转变而成的,而亲子阅读的基础就是父母对孩子的陪伴。

所以,如果我们想要让自己的孩子也和张煜东一样地“厚积薄发”,那么也需要注重对孩子的陪伴。

正常智商高考一般考多少 几年级能看出孩子智商

③针对不同的科目,有不同的学习方法

张煜东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还分享了自己不同科目的学习方式。

语文方面,张煜东有一个重要的经验,那就是素材的积累。说白了,就是要多看书,积累文言、字词等。

其实,多看书这种学习经验,已经是一种广为人知的学习方法了,这个方法很有效。

但是对于孩子的毅力要求很高,很多孩子之所以知道这个极佳的学习方法却没有受益,就是无法坚持看书。

另外,张煜东还分享了自己对主观题的提分技巧,平时他在练习阅读理解题时,总会在做完之后对比自己的答案与标准答案之间的差别,然后不断地通过参考答案来总结归纳,从而反向找到了主观题的“答题规律”,从而让自己的答案更加贴近标准答案。

在数学和物理方面,张煜东的方法是一样的,就是“去繁从简、善于归纳”,他有着自己的一个“活页笔记本”,遇到错题就记下来,将自己错过的题都进行了归纳,然后再进行总结。

在考前复习的时候,他就将自己的笔记本看了一遍,大多都是只看题目,然后在心中想出解题方法,以这种方式将所有的题型都做到算无遗策。

在英语方面,他的学习方法和语文类似,只不过比语文更加注重积累,不仅喜欢看英文书,更会有计划地去记忆英语单词,“掌握更多的单词,才能够在阅读、写作的时候没有障碍”。

写在最后

高考状元的学习技巧、得分技巧,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但是在使用的时候,大家一定要切合自身的情况选择性地使用。

因为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人身上,将会显现出不同的效果,可能一个学习方法能够让别人成为状元,但未必用在自己身上就管用。

(本文图片均来源网络,侵权立删)

高考数学考不到120分,真的不是智商问题,真相令人震惊啊!

很多孩子抱怨:数学难学!学数学真苦真累,成天泡在题海中,成绩还是不理想。高考就让这数学拖了后腿。很多家长抱怨:我的孩子至少花了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学数学,还是不见长进。看着孩子和家长的忧郁与苦恼,真的是让人心疼。

仔细分析高考试卷,有点经验的人都知道,一张高考数学试卷,易、中、难题的比例一般是3:5:2,现在有部分省市出现了4:4:2,也就是说80%的题目是基础题和中档题,20%的是难题。那么,80%*150=120分,所以,高考里120分时中档题及偏下的题目。只要你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点,系统科学的复习,120分是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都能做到的。反过来,如果一个学生高考得不到120分,不是智商问题,也不是做题量不够,而是把一些基本要求掌握的题做错了。

我经常和学生们说,你看看有些人傻不傻,亏不亏?考试时他快速地把会做的题做错,然后腾出大量时间,去啃那些不会做的题。所以,数学不好的学生最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该拿分的题确保拿分,决不放弃;该回避的题要舍得砍掉。

120分,一个并不太高的目标,却成了许多学生高不可攀的门坎儿。试想,如果你平时只能考七八十分,那么只数学一科,你与那些高手的差距就能达到70分,你还能有什么机会?而如果你能提到120分以上,至少就不会扯后腿了,但是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啊。

加油吧,同学们!

普通智商的孩子,高考基本考不上985名校,除非他具备这3点

先说两个没“天理”的事儿!

我爱人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听话懂事,刻苦努力,在学习上,从来都不需要父母操心。

初三上学期的时候,作为班上的优等生,爱人被老师安排为帮扶者,帮助班上一个后进生学习。

经过一个月的协助,这位后进生竟然爆发了,成绩一路高歌猛进,最后直接考进了重点高中的实验班。

而我爱人呢,虽然也考进了同一所高中,但只是普通的班级。

后来,爱人回忆说,这个同学根本就不是她教出来的,她的智商极高,只需要稍微点拨下,她就可以举一反三,据说,这个同学并没有投入太多的学习精力。

爱人说:还好自己的心态比较好,要不然真的会气到吐血,自己吭哧吭哧勤奋了三年,努力到连父母都感动,可最终也就考个普通班,可人家简简单单学那么几下,就直接上实验班。简直没天理!

事实上,这位被帮扶者在高中依旧强悍,高考直接考进浙江大学,而爱人最终也就考个普通一本。

我们都听说过学霸,甚至接触过学霸,但他们的厉害之处远不止于此,很多学霸在小时候就展现出惊人的学习力和学习兴趣。

我有一朋友,他本人是985重点大学的数学系研究生,我本来就对数学这个专业惊叹不已。

可是,当了解到朋友俩孩子的情况后,我彻底怀疑人生了,简直太没天理了!

朋友的大儿子上小学二年级,据说他已经包揽了学校所有的奖项,门门功课第一名,不仅如此,他还参加奥数训练,是学而思奥数课程最高等级的学生。

这还不是重点,朋友说儿子不喜欢打游戏什么的,最爱干的事就是做数学题,其次是围棋,象棋,越难的事情越喜欢干,你叫他去玩,他会告诉你,我这就是玩啊!

“我二儿子更厉害”,朋友补充道,他说二儿子才三岁多,但已经学会20以内加减法,而且,有关故事,古诗什么的,只需要教一两遍,马上就可以背出来……

听到这话,再想想自己家里那俩“孽畜”,我的心啊,拔凉拔凉的!

如不出意外,朋友这俩孩子注定会考取985名校,道理很简单,学习这个事儿,对他们来说根本不是负担,可能他们也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但同样的努力,普通孩子恐怕要付出几倍,也未必能实现。

我们不禁要问,难道985名校只接收这些天资聪颖的孩子,难道普通智商的孩子,注定与名校无缘么。

我的回答是:恐怕是这样!说这句话时,我的心很不甘,我跟很多父母一样,我不相信宿命论。

我坚决相信一个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符合一定的条件(文后会详细论述),再加上艰苦卓绝的努力,他一定可以实现想做的任何事,其中也包括985名校。

可即便如此,我仍然不鼓励普通智商的孩子考985名校,理由如下:

智商一般,通过努力考个好一点的学校,我认为没毛病,可如果你是想挑战985名校,说实话,光靠努力是不够的,要知道,学习靠的是脑子,脑子快不快,灵不灵光,直接决定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成效。

什么是智商?心理学的定义有很多,但有一种,被广大学者认可。

智商指的是不依赖经验和已有认知,个体面对全新问题时的反应速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个定义相当于告诉我们:智商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遗传,高智商孩子,他们天生就善于处理难题,他们以挑战难题为乐趣。

按照《好奇心》这本书的说法:人类有两种好奇心,一种是消遣性好奇,比如打游戏,刷抖音等等,还有一种叫认知性好奇,比如阅读,智力挑战什么的。

而高智商的孩子,他们的认知好奇心特别重,他们更愿意大量涉猎,更喜欢研究事物背后的道理。

我有一个同学,他就是典型认知好奇心重,同样是打游戏,我们玩的是刺激,新鲜,是开心。

可他就不一样,他会琢磨这款游戏中更深入的东西,比如诸葛为什么要走中路,如果走上路会怎样,为什么要用郭嘉对张飞……诸如此类。

结果你会发现,他的游戏水平总是拉我们几条街。

对学习而言,我认为高智商的孩子,他们都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 学习效率高,由于脑子运转速度快,记忆力够强悍,他们可以轻轻松松地解决各种难题,而且还可以用最短的时间记住大量的学科知识。
  • 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极高,他们对学习很有信心,打心眼里不畏惧学习,他们很容易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或快感,而这种成就感和快感会促使他们继续学习,进而形成学习的正向循环——从“越想学”,到“学习越好”,再到“越像学”……
  • 极善于找到好的学习方法,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些高智商的孩子,很善于砍柴前的磨刀,他们很容易找到最好的学习方法,而这些方法,又促进了他们的学习成效。

我曾经整理了一些学霸们的学习方法,可从反馈上来看,这些普通孩子大多都不会去用。

后来我才发现,我们的孩子往往get不到点,无法在体验中感知到这些学习方法的精髓。

众所周知,高考不是考察你能考多少分,而是你在全国范围内的排名,就算你能考600多,可问题是,如果大多数人都可以考到这个水平,那么你还是上不了名校,因为总会有人比你高。

那么,这就引出下面两个问题:

  • 985名校录取比例VS人群中高智商比例,从数据上看,985名校在全国的平均录取率不到1.68%,简单来说,100个考生,只有不到2个人可以上名校,可是,据粗略统计,智商在130分以上的人,占人群总量的3.5%。这就意味着,985名校只需要在这3.5%的考生中,找出1.68%的部分就够了,根本就不需要普通考生的参与。

根据统计学原理以及智商测验显示,绝大多数人都处于90~120分之间,而120~130的占比大约在7%,IQ值在130分以上称之为“智商极高”。

由此可见,在其他条件都一样的情况下,我们这些普通孩子,既要面对同等水平的竞争,还得应对高智商孩子的碾压,难度有多大,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正常智商高考一般考多少 几年级能看出孩子智商

  • 考上名校真的好?我认为,普通孩子考名校,必须得付出超乎寻常的努力,而这种努力,一定会大量耗费身体和心理能量。试想,假设我们的孩子如愿以偿地考上了985,可那又怎么样,名校里到处都是神人,我们的孩子真的能在这样的环境下保持自我,保持心理健康吗,我看够呛。

2016年11月,北大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在参加第九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时做了主题演讲:《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

其中的一个统计数据显示,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甚至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还有40.4%的学生认为人生没有意义,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

请注意这是高考战场上,千军万马杀出来的赢家。

小结:学习是一件耗费脑力的事,学霸们天生的学习智能,让他们更善于应对高考,在同等情况下,普通孩子需要花费几倍的时间和精力,才有可能搏得985名校的一席之地,但这种概率极低,因为高考要的是精英中的精英。

那么好,既然说“有可能”,那说明普通孩子还是有一定希望的嘛。

是的,没错!我从未否认这一点!前面我也说了,只要符合一定的条件,一切皆有可能,我认为这些条件主要是以下三个:

一、强大的心理素质

上课随便听一听,作业简单搞一搞,即便如此,这帮高智商孩子都可以取到优异的成绩,可我们呢,吭哧吭哧死命学半天,都未必能考的好,你能想到这里面的挫败感吗?

人家面对难题时,脑子里充满着兴奋,而我们呢,脑子里面充满了无奈,你能体会到这种感觉吗?

所以说,想要考取985名校,我们的孩子需要有强大的内心,他们需要从挫折中快速地走出来,他们要有坚强的毅力以及向困难挑战的勇气。

而想要获得这些心理素质,我认为,父母需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重视三件事:

  • 爱与安全感,一艘军舰敢于去远航,是因为它知道身后有安全的海港,一支行军的队伍敢于去出征,是因为将士们知道有充足的粮草,同理,一个勇于探索,敢于挑战的孩子,是因为他有内心安全感,他知道无论走到哪里,父母的爱恒久不变,永远是他安全的港湾。
  • 自信与价值感,没有自信的孩子,是没有勇气迎难而上的,没有价值感的孩子,是没有奋斗目标的,他们不认为自己是重要的,他们不相信自己的潜力是无穷的,遇到困难时,没自信和没价值感的孩子,他们是一定会放弃的。
  • 成长型思维,《终身成长》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关注“过程”的孩子,他眼中看到的,全是自己的“进步”,而一个关注‘结果“的孩子,他眼中只会看到自己的外在表现,可是,如果孩子总是在意自己的外在表现,那么他很难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更别说向高目标挑战。

基于以上三点,我们的父母,只需要在生活中,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充分地信任他们,随时鼓励他们努力的过程,而不是一时的表现。

记住!爱、鼓励、信任是一切力量的源泉!

二、强大的内在驱动力

我在《》一文中提到,如果孩子没有学习的内在驱动力,那么他很难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太远。

道理很简单,做好任何事情都不容易,学习更是如此,孩子们需要同时面对6门功课,而且还得全部搞好,搞精通,这种困难程度,如果没有强大的内在驱动力,根本做不到。

而想要唤醒孩子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主要依靠三点,1、给孩子学习充分的自主权;2、先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3、帮助孩子建立学习的内在目标。具体可参见原文。

遥想当年的工农红军,一批人倒下,一批人又上去,要不是有强大的内在驱动力,怎么可能在极端的环境下奋起作战,坚持梦想。

因为有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所以他们心中充满热情,他们不畏惧困难,再大的挑战,他们都勇于面对……

基于这一点,我们平时就应该多带孩子出去走一走,看看世界上那些伟大的人和事,听听传奇人物的生平事迹,用各种办法帮助孩子树立一个崇高的目标,帮助他们找到人生的方向。

记住!有梦想的人才有方向,有方向的人,他绝不会迷茫!

三、高效的学习方法

对咱们这些普通孩子来说,智力上咱已经输了,除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外,唯一可以弥补的就是学习方法,方法就是效率,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知识,在此,我推荐两种公认的高效学习法:

  • 思维导图,考试考的是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而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快速构建起孩子的知识框架,就像地图一样,随时呈现在孩子的脑海,方便他们随时调用。
  • 费曼学习法,最好的“学”是“教”,通过把知识传授给他人,孩子会对知识有更深的领悟。

有个农民父亲,他的女儿进了清华,随后儿子考上北大。有人采访他有什么教育绝招,他说:“我这人没什么文化,其实也没啥绝招——我只不过是让孩子教我罢了!”

孩子每天放学后,他就会让孩子把老师讲的内容再给他也讲一遍;孩子做作业的时候,他也会读孩子的课本,弄不懂的地方,就去问孩子,如果孩子答不上来,明天去学校的时候再问老师。

这位父亲在无意中用了号称终极学习法的“费曼学习法”

我想,如果一个普通的孩子,可以同时具备以上三样东西,那么他一定可以做到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即使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我相信他有勇气,也有毅力去拼搏,而最终的结果也一定好的。

但是我又想,孩子都已经具备这些东西了,那么,他还有必要去争夺985吗,为什么不把能量用到自己更有禀赋的方面。

水浒传里有一集,说的是张顺跟李逵发生口角,结果在岸边被李逵暴打一顿……

之后,张顺不服,要求李逵到船上决斗,没想到上船后,张顺充分发挥了自己水上的优势,把李逵整到求饶。

看完这个故事,我想你知道我在说什么,人生不是经营企业,不能按照企业管理中的“木桶理论”来解释,人生比的是长处,只要孩子有一技之长,他就可以在人生道路上立于不败之地。

同样道理,作为普通孩子,为什么我们要拿自己的短处去跟人家的长处PK,我们为何不挖掘孩子身上的优势智能,充分地开发它,把它干到极致。

要知道,孩子本就是人生赢家,他们能来到这个世界,一定是因为他们身上有抢眼的地方,他们一定有某一方面的智能,只是被我们忽略了而已。

多元智能理论是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智能是解决某一问题的能力,而这一问题在某一特定文化或特定环境中是被认为有价值的。

就基本结构来说,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身上至少存在八项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认识自然的智能。

这就是说,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一定可以找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找到后,集中精力去开发它,培养它,把它放大。

因为这是孩子天生的禀赋,所以他们会更有兴趣,更愿意投入,而且更容易产生成效,那么我相信,他们的成就一定不亚于985名校的高材生。

我有一个高中同学,要说学习,我只能说渣渣一个,可问题是这小子极善于表演,什么唱歌,小品,舞蹈,样样精通,说来就来。

你猜怎么着,人家现在也算娱乐圈的人,不敢说大红大紫,但至少,一年的收入是我的几十倍。

我还有一个朋友,小时候笨得跟猪一样,数学交白卷那是常有的事,可就有一样,这小子善于摔跤,刚好又生在全国有名的跤乡。

父母看他实在不是念书的料,在初中时扔到体校学摔跤,没想到这小子竟然拿了个全国冠军,好家伙,就这么一下,朋友彻了。

各个院校,各家机构纷纷抢着要人,目前朋友在当地可谓是风云人物,年纪轻轻的就事业爱情双丰收了。

身边类似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举都举不过来,事实上,从我多年的观察,以及对相关企业家学员的了解看,没有任何证据证明高智商,高学历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有的亿万富翁连字都不认识。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曾说过一句话,我奉为经典:

所以说,发现孩子的天赋,找到他感兴趣的点,然后集中精力放大它,这才是真正的养育之道!

小贴士:

如何发现孩子天生的禀赋?(游戏动画片等娱乐项目除外)

1、同一件事情,我们的孩子会比其他孩子更擅长,比如唱歌、跑步、组织活动等等

2、同一件事情,我们的孩子会比其他孩子更感兴趣,更容易投入,比如围棋、象棋、交朋友等

3、对照多元智能体系,找到孩子的禀赋方向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分享并注明出处!让我们一起探讨、,。

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希望我的一点火苗,可以点燃你的思潮,让你的爱丰富孩子的大脑!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正常智商高考一般考多少 几年级能看出孩子智商和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用户评论


慑人的傲气

这篇文章戳中了我的痛点!我也是一直很担心孩子的高考成绩,从小就关注他的学习状况,但有时候真的不知道孩子的潜能到底在哪里,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提前了解一些?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断秋风

高考分数和智商关系确实存在,但我认为不应该过分依赖,每个人的天赋和努力都不一样,只要肯付出努力就能取得好的成绩。环境和因素也很重要吧!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暖瞳

感觉这篇文章有点偏向于“预测孩子未来的功利取向”,我更希望孩子能够快乐地学习,而不是把智商与分数挂钩起来,影响孩子的兴趣和自信心。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良人凉人

其实每个人的智力和发展速度都不同,有些同学可能在几年级表现突出,有些则是在高中才爆发潜力。不必过早给孩子打上标签,更应该关注他们学业上的兴趣和优势所在!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易動情也是罪名

我儿子现在小学二年级,学习成绩一直不错,经常被老师夸奖聪明。但是我看这篇文章又有点担心了,万一孩子到了高考阶段就“走下坡路”,怎么办呢?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默默的爱

我觉得文章说得很有道理。从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对未来的发展很重要,家长也要适当地引导和帮助孩子,而不是只盯着分数而忽略了更重要的成长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淡抹丶悲伤

我女儿从小就表现得很聪明,学东西特别快。我一直相信智商是个很重要的指标,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所以从小我们就鼓励她多读书、多思考,让她拥有广阔的知识面和思维能力。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秘密

我不同意文章的观点。高考试分并不完全取决于智商啊!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最终成绩,比如学习方法、考试经验以及心理状态等等。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嘲笑!

感觉这篇文章有点夸大了一些理论,好像每个人的智商都能够准确预测未来的发展一样。虽然智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也不应该将其作为孩子的唯一评价标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莫飞霜

是啊,我孩子现在小学五年级,数学成绩一直都很棒,老师说他很有天分。但我同时也怕他在其他科目上就学得不到好成绩?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信仰

高考分数和智商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但也不能绝对化。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潜力都不一样,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适的教育方式。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限量版女汉子

我不同意文章的观点,孩子的智商并不能完全预测其未来的成就。成功的关键在于努力、机遇和个人的选择等等因素。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多发展兴趣爱好,而不是只盯着分数而忽视了心灵的成长!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上花

我以前也是觉得高考分数能代表智商,但后来才知道还有很多其他的重要因素。孩子的性格、心理素质以及学习方法都至关重要!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男神大妈

这篇文章很有启发性啊!我会多关注孩子在不同方面的表现,而不是只看他的学习成绩,要给他更多自由和空间去探索自我!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杰克

我觉得孩子的智商并不能简单地用分数来衡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发展方向,我们应该关注孩子的综合素质,而不是过度强调智力的开发!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嘲热讽i

我有一个女儿,她在学习方面并不擅长,但她的艺术才华非常出色。她参加了很多美术比赛,获得了很好的成绩! 所以我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不能用一个指标来概括他们所有的能力!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那伤。眞美

我觉得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注重智商和高考分数!教育孩子需要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道路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眼角有泪°

这篇文章让我意识到,我们要认真思考如何引导孩子的学习方式,让孩子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