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是忧与爱。
在写作时,这个题目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解读。可以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例如环境污染、贫困教育等,从这些角度探讨也可以从个人情感出发,写一些与父母、老师、朋友之间的关心与担忧。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写作思路:
忧与爱的交织:高考的记忆
首段:开篇从自己的高考经历出发,描述高考前自己的心态和父母、老师的担忧。这些担忧和压力是自己成长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也是对自己的关爱和期望的表现。
主体部分一:接着可以详细描写高考当天的情景,以及如何在面对高考试卷时保持冷静,同时表达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这个部分可以运用一些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的变化。
主体部分二:然后可以探讨高考的意义和价值。高考虽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是它是一个人生的重要转折点。通过高考,可以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多的机会,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也可以表达对未来选择的期待和对未来的担忧。
结尾段:可以回到自己的高考经历上,描述自己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的心态和行动。同时也可以表达对所有关心自己的人的感激之情,并表达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
2012江苏高考:公平、公正、改革
2012年,江苏省高考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一年的高考,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业水平的测试,更是对江苏省高考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从考试科目、考试形式到命题方式,这一改革举措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江苏省高考改革始于2008年,经过四年的试点和探索,2012年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这一改革旨在探索一种更加科学、公平、公正的考试模式,以适应新时代对人才选拔的要求。
2012年江苏高考的亮点之一就是采取“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模式。这一模式将高考成绩分为三个部分:语文、数学和外语成绩,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成绩。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一考定终身”的局面,使高考成绩更加客观、全面,也更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
在这一模式下,考生和家长们感受到了新的压力和挑战。考生们需要在学业水平测试中获得较好的成绩,才能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同时,综合素质评价也成为了考生们进入高校的重要参考依据。这让考生和家长们更加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
为了解决考生和家长们的问题和疑虑,江苏省教育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了对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宣传力度,让考生和家长们充分了解评价标准和方法。同时,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和要求,开设了各类选修课程和实践活动,以提高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还严格规范了综合素质评价的程序和标准,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公正。
2012年江苏高考的另一个亮点就是体现了教育公平和公正。在命题方面,江苏省采用了全国统一命题和自主命题相结合的方式,确保了不同地区考生之间的公平竞争。同时,在录取方面,江苏省实行了平行志愿录取模式,使考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江苏省还实行了多项加分政策,鼓励特长生和优秀考生脱颖而出,进一步体现了教育公平和公正。
2012年江苏高考展示了公平、公正、改革的原则和精神,通过采取多种举措提高了高考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虽然高考作为一项制度还存在很多需要完善之处,但是江苏省高考改革所迈出的坚实步伐,为全国高考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同时,也给广大学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引导他们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挥特长、展现个性,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考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创新,为实现教育公平和科学选拔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